Search

突然想來聊聊拍攝「燈光」。

上個月在 自媒體大學 Influencer Aca...

  • Share this:

突然想來聊聊拍攝「燈光」。

上個月在 自媒體大學 Influencer Academy 教微進階的拍片燈光技巧,打開許多人對燈光領域的大門之外,在教學者的角度來看也有些心得。

影像之所以叫「影」像,是因為有光才有影,很多人看到自己拍的影片不好看或質感差,就直覺想買更好的相機,卻忘了光線品質才是一切的基礎。想像一下你在青黃不接的日光燈下拍片就知道了,再好的相機都救不了這悲慘的演色性。

我還是會從相機開始教,因為想到拍片大家就會想到買相機,市場需求沒辦法,但有上過我的課就會知道我每次教相機都會重申光線對影片的重要性。有好的燈光,用手機就能拍出非常優秀的畫面,就像優秀的食材只要川燙就非常好吃(這形容餓了)。

要是在看這篇文的你有在拍影片的話,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拍攝器材在「相機」、「收音」、「燈光」的「價值分配」,白話一點就是你投資在這三面向的錢比例是多少?當然根據不同需求會有不同分配,但我感覺室內拍攝的話大約 4:1:2 會是比較健康的,否則你會看到用厲害的相機拍出垃圾(言重了XD)

其實我剛開始攝影都是在戶外拍,對光線操作沒什麼概念,畢竟陽光是最自然演色性優秀的光源,怎麼拍都美。開始室內拍片有客製化燈光需求後,走過一段摸索學習後才領悟燈光的奧妙。身為多媒體工程師,我的眼睛跟耳朵比較敏銳,所以我的燈和麥克風都不是太便宜,否則拍起來我怎麼看都不滿意(難怪人家說味覺靈敏的人吃飯特別花錢)

提到燈光順便炫耀一下我家,當初在挑房子的時候我跟 艾琳的日常Erin's Diary 特別在意採光,結果挑到這間神採光的房,工作室和客廳從早上到傍晚都不用開燈就很亮,不是太陰天的話拍片甚至可以不用架燈,讚嘆自然之力!

圖一:神採光工作室
圖二:一隻好品質的燈光
圖三:加上柔光罩+蜂巢罩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嗨,我是毛巾。 工程師 / 攝影師 / 剪輯師 / YouTuber工具人 小時候打遊戲我一
View all posts